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校務研究辦公室電子報 第9期 2021.03

電子報
2021.03 vol.09
 

line

pic主編的話

        因應環境不斷變化,未來人才的需求將更多元。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在2020年十月發表的〈2020未來工作報告〉(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0)中預估,到2025年的時候,現有的許多工作任務漸漸被機器取代,人類和機器的工作時間將各佔一半。
        儘管許多現有工作內容會消失,許多「未來的工作」仍會出現,屆時對於人才的需求,將會是能夠快速習得新的知識與技能,並能夠在不同領域中轉換的工作者。此外,批判思考及分析、主動學習、問題解決、創意與創新、自我管理及團隊合作等能力,仍是業界看中的能力。教育部近年推動高教深耕計畫,在四大主軸中的「落實教學創新」,即是推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為核心的變革,運用多元學習的方式,培養跨領域人才。因此,本期電子報焦點延續第4期的議題,持續追蹤本校跨領域及特色課程的學習成效。
        針對大學排名的議題,英國高等教育機構QS(Quacquarelli Symmonds)於三月初公布之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本校2021年入榜學科數達17項,為歷年最高。學科排名的指標來自學術聲望調查、雇主聲望調查、論文引用與H-index。QS於二月中旬開始寄發學術聲望調查問卷,本期電子報也簡短介紹QS在這項調查所使用的方法與管道。而在校務研究資訊系統部分,近期新增了教育部公開資料「專任教師平均每週授課時數」供查詢。最後,全球疫情延燒一年,臺灣憑藉適當的防疫措施盡可能控制疫情,然而今年一月的群聚感染事件,又再次提高防疫層級,原先預計在一月底舉辦的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TAIR)第三屆第二次年會暨國際研討會,因此延後舉辦。在此期間,許多大型活動停辦或延期,而新的學期自二月底展開,各項防疫工作仍持續進行,以確保師生不受疫情影響,也預祝大家有個平安順利的學期。
國立中山大學校務研究辦公室  敬上
TOP

line

pic中山大學於2021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之表現

        本(2021)年度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於3月5日公布,今年度評比的學科數由去年的48個增加至51個,新增的學科為地質學(Geology)、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及石化工程(Petroleum Engineering)。今年參與評比的學校共計1,452所,較去年增加83所,共計1.4萬多個學程,競爭日益激烈。中山大學本年度有17個學科入榜,創歷年最高。
        QS學科排名所採計的指標有四項,分述如下:
1. 學術聲望調查
        由QS針對全球學者發送的問卷調查。問題內容包括填答者的基本資料及熟悉的學科領域,並推薦在該領域表現好的學校,分別為十所國內大學、三十所國外大學。計分的方式會根據填答者自評對該地區的熟悉程度加權,排除自我推薦,且國際學者的加權分數高於國內學者。
2. 雇主聲望調查
        由QS發送問卷,對象主要為業界人士。問題內容包含填答者所在公司的基本資料、填答者認為最適合招募畢業生的十所國內大學、以及高達三十所最適合招募畢業生的國外大學,而國外大學的計分方式也會根據填答者自評熟悉程度加權。
3. 論文引用次數
        資料來自Scopus資料庫,在計算此分數的時候,會依據不同學科領域,取得近五年期間發表論文的引用次數。另外QS也會公布各個領域別,能夠進入排名的最低論文發表篇數為何。
4. H-index
        資料一樣來自Scopus資料庫。H-index的計算方式為「有h篇文章至少被引用h次」,是衡量學術產出品質的一種指標。除了可以計算單一學者的學術產出品質之外,亦可以合併計算一個群體(如系所、學校)的H-index。QS即擷取不同學校在不同領域別之H-index,另加權計算成這項指標的得分。
表1  本校近兩年QS學科排名結果
TOP

line

pic當期焦點:跨領域與多元課程學習成效

        近年來,因應高等教育跨域及創新學習趨勢,中山大學教務處推動創新多元教學制度,促進學生跨領域自主學習。自107年開始,利用議題導向的方式,以海洋與環境守望、社會議題關懷、南方文化創造、產業經濟推動、地方治理協力五大主軸、17項與在地產業需求與當前國內外關注的議題,組成師生共學群,共同學習、解決問題。除此之外,中山大學也推動創新創業相關課程,強調結合當前社會及科技發展趨勢,一系列的課程從「設計思考」入手、各種創新創業工具、到最終可以在社區內發展創業實作,培養學生基礎創新與跨領域合作能力。
        為了探索參與各項跨領域或多元課程學生的學習成效,本辦公室取得105學年度入學學生的資料,針對畢業離校問卷中所填的九大核心能力進行比較分析,了解參與共學群與創新創業課程的學生,在九大核心能力的培養上與未修習這類課程學生的差異。
 
105學年度入學學生修讀共學群與創新創業課程概況
       首先,可追蹤到105學年度入學學生並完成填寫畢業生離校問卷的人數為862人,依曾經修過共學群當中任一門課,或創新創業課程,即課程名稱包含關鍵字「創新、創業、創意」三者之一做篩選,並以不同學院別整理,學生人數比例如下表2。其中有修過共學群的學生佔42.11%、有修過創新創業課程的學生佔30.28%,而兩種跨領域課程皆有選修過的學生有115位,佔13.34%。
表2  105學年度入學學生-修習共學群與創新創業課程人數比例
 
畢業離校問卷九大核心能力填答結果
        本校學生在離校時填寫的畢業生離校問卷中,包含自評九大核心能力的學習情形,依這九項能力進行5點計分。以全體學生的平均分數來看,有參加共學群學生在九大核心表現都略高於未參加的學生,如圖1所示;有修讀創新創業課程的學生,其自評九大核心能力的平均分數,也略高於未修讀的學生,如圖2所示。
圖1  105學年度入學學生九大核心素養平均分數-修讀共學群課程
圖2  105學年度入學學生九大核心素養平均分數-修讀創新創業課程
        若進一步以t檢定分析是否修讀課程,在九大核心能力的平均分數是否有顯著差異,則發現參加共學群的學生,畢業時自評終身學習能力(F=6.897**, p=0.009)、社會責任 (F=5.254*, p=0.022)、全球視野(F=7.035**, p=0.008)、以及合作領導(F=6.165*, p=0.013)等四項核心能力,顯著高於未修習共學群的學生。而有修讀創新創業課程的學生,則是批判思考(F=4.367*, p=0.037)顯著高於未修讀的學生。透過分組比較的分析結果顯示,參與共學群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所培養的能力有些許差異。為進一步了解共學群是否與創新創業課程有加乘的作用,另針對兩種課程都修過、只修兩者其中一類課程、以及都沒有修過等四個群體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在九大核心能力的評分上,四個群體並無顯著差異。
 
結論與建議
        中山大學持續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共學群也自107年開始推動,透過105學年度入學學生資料,能夠初步了解參與跨領域特色課程的學習成效。本辦公室在第4期電子報曾探討修讀共學群學生的背景,並發現修習過共學群的學生,在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的成長幅度較未修習共學群的學生大。本次分析更進一步了解修習共學群學生在終身學習能力、社會責任、全球視野、以及合作領導等核心素養上有較好的表現,而創新創業課程則重批判思考。即使分析結果發現,兩類跨領域特色課程均修讀後,與只修一種跨領域課程或均沒有修讀的學生,九大核心能力評分在統計上沒有顯著差異,這樣的結果。並不代表多接觸跨領域課程不會顯著提升各種核心能力,九大核心素養在不同課程都有可能累積培養,抑或是學生原先就具備這些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漸漸被強化。
        然而,對105學年度入學學生來說,共學群在本校開始推動時,這些學生正值大三,因為接近畢業的關係或已規劃完成畢業前的學分要求,未必能順利完成共學群所規劃的學分要求,順利取得學程認證。以107、108學年度入學的學生來說,曾修習過共學群任一課程的學生,已高達該屆人數的7成以上,未來可持續追蹤完成學程學分要求的學生,是否在各項能力的表現上更進步,以作為跨領域特色課程學習成效的佐證。
TOP

line

pic校務研究資訊系統平台資訊模組的介紹—「專任教師平均授課時數」

        大學教師的授課時數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議題,究竟每週平均授課多少時數算高?本校專任教師每週平均授課時數與其他學校相比又是如何?本期校務研究辦公室新增一組資訊模組於校務研究資訊系統平台上—「專任教師平均授課時數」,本資訊模組資料來自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為了讓讀者們能輕鬆了解該資訊模組的使用,擬以「比較106~109學年度四間頂大與中山大學的專任教師平均每週授課時數的差異」進行操作示範。首先,進入校務研究資訊系統平台路徑為:中山大學首頁>行政單位>校務品質保證中心>校務研究辦公室>校務研究資訊系統平台。資訊模組的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 圖示
1. 進入平台頁面後,點選「公開資料」 step 1
2. 移至教師面,點選「專任教師平均每週授課時數」 step 2
3. 依欲查詢資訊進行點選後送出 「比較106~109學年度四間頂大與中山大學的專任教師平均每週授課時數的差異」,因此將學年度與學校設置成以下參數:
(1)點選4個學年度
(2)點選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以及中山大學
step 3.1  step 3.2
4. 送出後,系統將產生一張表格式資料,並可依需求呈現視覺化圖表(點選「顯示圖表」) step 4
        待系統讀取結束,即可呈現視覺化圖表,各學校的差異一目了然。
視覺化圖表
        我們亦可透過資料下載的功能,將圖表或交叉資料表輸出。整理108及109學年度的資料如下表,可發現臺大逐年在減少不同職級教師的平均授課時數。108學年度教授職級的教師平均授課時數最高的為臺大、成大次之,中山則為五所學校中排第三,但以109學年度的數據來看,無論是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平均授課時數中山則是最多。
表3  108及109學年度四間頂大與中山大學的專任教師平均每週授課時數
TOP

line

pic110.03期教育部校務資料庫填報期程說明

        110年03期教育部校務資料庫(以下簡稱校庫)及本校配合之校務概況指標系統(以下簡稱校概)已開始填報,校內辦理時程如下:
  • 【校概填報及確認】請各系/所/學位學程/學院及所列行政單位於本(110)年3月23日(二)前至「校概」系統更新填報表單資料並完成確認,以供專責單位彙整填報至「校庫」系統。倘若屆時無法於期限內完成填報確認作業,請與表冊專責單位主動聯繫,以免造成專責單位於校庫資料填報錯誤。
  • 【校庫填報】請各專責單位於4月13日(二)前完成校庫資料上傳/填報。
  • 【校庫檢核】請各專責單位於4月20日(二)前完成校庫檢核作業並將核章後紙本送回校務研究辦公室。
TOP

line

pic活動延期

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舉辦第三屆第二次年會暨國際研討會
  • 時間:原訂110年01月22日(五)舉辦,受疫情群聚感染事件影響決議延期辦理,新的會議時間另行擇期公告
  •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
  • 主辦單位: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TAIR
    共同主辦: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中原大學
  • 主題:相關資訊

 

pic110年1~3月份各校IR活動彙總

主辦單位 時間 活動名稱
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

110年1月8日(五)、

110年1月15日(五)

校務研究專業知能發展工作坊之【迎接IIR (Intelligent Institutional Research)時代之資料探勘與視覺呈現】系列課程
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

110年3月5日(五)、

110年3月19日(五)

校務研究專業知能發展工作坊之【大學排名與資訊公開】系列課程

TOP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給LINE好友 !

發佈單位: 校務研究辦公室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