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務研究辦公室電子報 第12期 2021.12
2021.12 vol.12
主編的話
2021年即將畫下句點,除了國際間疫情持續延燒,各界也紛紛關注疫情對校園的衝擊,以及後疫情時代該如何應變。未來不管是在環境、氣候變遷、健康與平等促進的議題上充滿挑戰,因應這些不確定性,各國的大學也紛紛將永續發展納入校務策略規劃之中,不僅從科學研究的角度探究各種經濟、社會與環境問題,尋找新解決方案,大學也是策動改變、倡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的重要夥伴。因應永續發展的議題及大學排名的需要,近期我們調查中山大學校園永續發展的各項指標,感謝各單位同仁的協助,各項指標彙整於永續發展網頁上,並第二度填報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也在11月獲得TCSA臺灣永續獎頒發永續大學績優獎。期望透過每一年度的檢核與評比,檢視中山大學在永續發展的努力成果,並持續精進各項永續發展措施,強化中山特色。
另外,每年備受國內矚目的遠見雜誌最佳大學排名,也開始將大學在推動永續發展的成果納入評比指標之中。我們在十月底辦理一場「遠見最佳大學排行榜與臺灣高教趨勢分析」講座,由遠見雜誌謝主編介紹排名相關指標,以及設計這些指標的理念。例如社會聲望的構面,希望能夠藉此了解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如:學生參與校外競賽、論文出版成效,學校往往注重學業成績表現及就業力,學生若能夠在校外取得良好的成績,也是值得鼓勵且在某種程度上反映教學成效。
本期電子報當期焦點透過本校歷史資料的分析,探索不同職級教師的留任情形及影響因素。另外,本期也介紹中山大學在2022 QS亞洲大學排名的結果,以及本校近年用電趨勢分析,延續第六期電子報的校園節能措施與成效,我們利用2015-2017年的數據,推估2018-2020年的用電趨勢,以判定用電量是否在合理範圍,也期待各項節能政策的安排之下,能夠讓校園環境更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另外,每年備受國內矚目的遠見雜誌最佳大學排名,也開始將大學在推動永續發展的成果納入評比指標之中。我們在十月底辦理一場「遠見最佳大學排行榜與臺灣高教趨勢分析」講座,由遠見雜誌謝主編介紹排名相關指標,以及設計這些指標的理念。例如社會聲望的構面,希望能夠藉此了解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如:學生參與校外競賽、論文出版成效,學校往往注重學業成績表現及就業力,學生若能夠在校外取得良好的成績,也是值得鼓勵且在某種程度上反映教學成效。
本期電子報當期焦點透過本校歷史資料的分析,探索不同職級教師的留任情形及影響因素。另外,本期也介紹中山大學在2022 QS亞洲大學排名的結果,以及本校近年用電趨勢分析,延續第六期電子報的校園節能措施與成效,我們利用2015-2017年的數據,推估2018-2020年的用電趨勢,以判定用電量是否在合理範圍,也期待各項節能政策的安排之下,能夠讓校園環境更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國立中山大學校務研究辦公室 敬上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每年度均會針對高等教育機構進行排名,本校亦每年均會參與大學排名填報的工作。其中,2022 QS亞洲大學排名的結果於11月初公布,本次排名共有亞洲687所大學,臺灣共有46所學校入榜。中山大學獲得亞洲第68名,相較去年名次進步5名。
QS亞洲大學排名所採計的評比指標,與QS世界大學排名有些許不同。為了呈現教學師資的品質,另加入「具博士學位師資比例」及「教師平均論文發表數」指標,也在國際化的構面中,檢視論文發表的國際研究網路,以及交換學生比例。相關排名指標之比較請見表一。
QS亞洲大學排名所採計的評比指標,與QS世界大學排名有些許不同。為了呈現教學師資的品質,另加入「具博士學位師資比例」及「教師平均論文發表數」指標,也在國際化的構面中,檢視論文發表的國際研究網路,以及交換學生比例。相關排名指標之比較請見表一。
高等教育的學術聲望來自於大學教師的專業(faculty profession),穩定的教師結構組成,有利於學術研究經驗的傳承與科研人才培育的連續性,而有效的留才,也有助於教師專業社群的發展。本分析利用歷史事件分析法(亦稱存活分析),取本校教師的聘僱資料,探究從創校至今專任教師歷年的流動率與變化,以及探索是否有領域間、職級的差異。結果不僅可以進一步了解教師流動的趨勢,亦可做為規劃留才策略的參考。
資料來源與分析方法
資料來自本校校務研究資料庫,整理1981∼2020年,累計共633筆教師資料,包含到職與離職時間、平均授課時數、是否擔任主管職,以及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隸屬學院、職稱等。使用Kaplan-Meier method(KM)估計存活曲線,並以工作年資作為時間變數。
資料來自本校校務研究資料庫,整理1981∼2020年,累計共633筆教師資料,包含到職與離職時間、平均授課時數、是否擔任主管職,以及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隸屬學院、職稱等。使用Kaplan-Meier method(KM)估計存活曲線,並以工作年資作為時間變數。
分析結果
首先,圖1呈現三種不同職級的估計存活曲線,教授約任職8.09∼10.05年;副教授任職屬於相對穩定的狀態,4∼28年間在職率維持40%;相較於副教授及教授職級;助理教授的存活曲線遞減速度較快,約在升等前後(約任職6∼7年)有明顯的離職現象。由log-rank檢定分析顯示三種職級的教師其存活曲線有顯著差異(p <.001)。
首先,圖1呈現三種不同職級的估計存活曲線,教授約任職8.09∼10.05年;副教授任職屬於相對穩定的狀態,4∼28年間在職率維持40%;相較於副教授及教授職級;助理教授的存活曲線遞減速度較快,約在升等前後(約任職6∼7年)有明顯的離職現象。由log-rank檢定分析顯示三種職級的教師其存活曲線有顯著差異(p <.001)。
若依授課負荷來看,我們將教師的每週授課時數多寡分為四組,再進行存活分析。如圖2所示,結果發現四組間也有顯著的差異。授課負荷高的組別,在十年內皆會離職;授課負荷在PR25以下的教師存活曲線呈平緩下降的趨勢,顯示留任率變化趨勢相較於其他組別而言更穩定。
最後是以不同學院來看,從圖3可以看到,在到職前六年教師的留任率遞減趨勢差異不大,第六年之後可看到不同學院之間教師的留任曲線有更明顯的下降趨勢,且下降的幅度及速度不一。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約在第7∼8年會有一波離職的情形;而海洋科學學院所呈現的存活曲線較凸出,約在第6年至28年之間,留任的機率均維持在近90%的水準。
結論與建議
透過此分析,能幫助我們了解中山大學歷年來專任教師的留任情形。結果發現助理教授在任職的6∼7年間,大約在升等前後的時間點,離職率顯著高於其他職級教師。而這也反映了初任教師在累積一定經驗及研究能力後,可能會思考跳槽到其他大學機構任職,尋求更好的資源,以利教師個人後續的學術生涯規劃。此外,授課負荷高也導致教師教學、研究與服務之間無法平衡,也是教師離職的可能因素。學校站在留才的角度上,應思考如何提供相對應的資源,也思考因應不同職級或學術產出,規劃合理的教學時數。
透過此分析,能幫助我們了解中山大學歷年來專任教師的留任情形。結果發現助理教授在任職的6∼7年間,大約在升等前後的時間點,離職率顯著高於其他職級教師。而這也反映了初任教師在累積一定經驗及研究能力後,可能會思考跳槽到其他大學機構任職,尋求更好的資源,以利教師個人後續的學術生涯規劃。此外,授課負荷高也導致教師教學、研究與服務之間無法平衡,也是教師離職的可能因素。學校站在留才的角度上,應思考如何提供相對應的資源,也思考因應不同職級或學術產出,規劃合理的教學時數。
就學院而言,分析發現海科院之教師留任率最高,這可能是由於學科本身的特殊性所致,因為海洋相關學科的外在競爭學校較少,因此在外在拉力(如:具備海洋領域的大學校院或研究中心、就業市場)較少的情況下,教師留職意願相對穩定,也造就本校從海洋科學、生物科技、海洋環境、海洋治理到海洋事務等研發實力的累積。
註:本研究之全文刊登於教育研究月刊,(326期),94-114。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21060326006。
節能減碳一直以來是各界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課題。第六期電子報曾探討中山大學的節能措施,並分析用電趨勢。然而,根據實際用電量顯示,本校在2016-2018年間用電量有下降的趨勢,於2019-2020年有些許幅度上升。為探究其原因,校務研究辦公室透過2015-2017年歷史數據及用電資料,預測2018-2020年用電情形,了解預估用電情形與實際用電情形的差異。
首先,我們檢視影響用電量的各種因素,並選擇以下幾項:
- 人數:含學生、教師、職技人員人數。因使用人數的多寡,將影響實際用電量,如宿舍、教室、辦公室、研究室的使用等。
- 月均溫歷史資料:與用電的大宗-冷氣有關,預估該月份若氣溫較高,將會是影響用電的因素之一。本分析取鄰近中山大學的鼓山測站,自2014年起的歷史資料。
- 經費資料:若該年度獲得更多研究經費或產學合作計畫,將需要更多資源執行實驗或研究,惟各項研究計畫、產學計畫等細項難以精確估算,因此先以總經費做為指標項目。
分析方式是以時間序列預測分析方法之一的ARIMA差分整合移動平均自迴歸模型(又稱整合移動平均自迴歸模型),以2015-2017年資料建立模型,預測2018-2020年之用電量區間,比較實際用電量與預測範圍的差異。結果如圖4所示,其中淺紫色的範圍為95%信賴區間估計、深紫色的範圍為80%信賴區間估計,藍色線條為預估用電量,紅色線條則為實際用電量。
根據預測資料可見,2018-2020年的實際用電量在預測範圍之內。2017-2020年之用電度數均低於2015年。在學生數、教師數及總經費提升,且月均溫逐年升高的情況下,用電總度數也有增加的趨勢。此外,氣溫對於用電度數的預測力最為顯著(β=.859, p<.001)。加上近兩年因疫情的關係,部分教室為保持通風,根據防疫管理指引,須在對角處各開啟一扇窗,也相對較耗能。為提升節能效益,建議總務處檢視空調運轉效能及使用時間。總務處則於今(2021)年針對小冷氣實施溫控下限由25℃調整至26℃,且中央空調冰水主機延後啟動及提早關閉各半小時;另外也宣導校內教職員工生能夠一同參與節能減碳,採責任分區管理,各自負責區域辦公室、會議室及教室等空調溫度設定(適溫26~28℃),並視其需要配合電風扇使用;除此之外,養成進出冷氣房時隨手關門之習慣,最後離開時隨手關燈、關冷氣,以達到更節能的目標。
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舉辦第四屆第一次年會暨國際研討會
- 主題:後疫情時代校務研究之演變與因應策略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in Post-Covid Era
- 時間:111年02月11日(五)
- 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主辦單位: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TAIR
共同主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世新大學、國立中山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中央大學
110年10~12月份各校IR活動彙總
主辦單位 | 時間 | 活動名稱 |
---|---|---|
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 |
110年10月8日(五)、 110年10月15日(五)、 110年10月22日(五) |
110年校務研究專業知能發展工作坊【大學競爭力】系列課程 |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
110年10月18日(一) |
「校務研究研究什麼?淺談校務研究的角色與任務,以及議題發想之分享」講座 |
國立屏東大學 |
110年10月20日(三) |
SPSS校務資料實務工作坊/a>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110年11月2日(二) |
校務研究專題講座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110年11月18日(四) |
校務研究(IR)專題演講 |
國立屏東大學 |
110年11月19日(五) |
2021南區大專校院校務研究推動策略聯盟成果展暨研討會 |
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 |
110年11月25日(四)、 110年11月26日(五) |
110年校務研究專業知能發展工作坊【SDG與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填報、分析與研究】系列課程 |
淡江大學 |
110年11月26日(五) |
2021大學永續發展之校務研究論壇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110年11月30日(二) |
教師校務研究的創新與加值成果分享會 |
中國文化大學 |
110年12月17日(五) |
2021校務研究與卓越經營研討會 |
發佈單位:
校務研究辦公室
瀏覽數: